最后的自言自语

每篇都说到我心坎里

UkiY:


呵,我这破玩意还出系列了,不过刚出就没了。这次好长哦,可能是最后了有点不舍。可惜没什么文采,还是只能干巴巴地写。


这两天受了刺激,多方面的刺激,本来前天的时候想发文散播负能量的,想想还是算了,觉得等想通了再散播点鸡汤比较好。

然后今天一下午打麻将打豆豆给想差不多了。

哎,说了这么多废话。


说说过去的事情吧。

04年11月,刘国梁主教练曾预测,2008年北京奥运的单打冠军,会是陈玘。

读到这个,这真是会心一击。四百米大刀。很难过。之前写了这么多东西,到头来又是刘国梁一句话。

真的不甘心。我当时就想,管他什么国家,管他什么格局,管他什么状况,道理我都懂。

可是我就是喜欢陈玘啊。

我就是觉得可惜啊。别人不可惜,人自己也不可惜,可是我就是可惜啊。我就是喜欢陈玘啊。

隔应。


一开始认识陈玘的时候叫杀神,后来了解多了,看多了直播什么的,就开始叫玘哥。其他的什么玘叔叔,王己哥哥,骚玘,都叫。但是唯有看球赛的时候,会情不自禁地喊出“杀神”。

锋芒毕露,未经挫磨。“杀”,“神”。凌厉的天才。

就在雅典奥运过后不久,陈玘在公开赛上拿到了自己第一个单打世界级冠军。当时的新闻标题是“陈玘称王,张怡宁封后”。

有时候真想回到过去。那个时候我还太小了,字都不识几个。想亲眼看看,刚刚诞生的两位年轻的奥运冠军,叱咤风云的样子。

要是当时我肯定会很兴奋很自豪地想,是不是就要迎来陈玘时代和张怡宁时代了。

2004年11月,距离现在正好十二年。后来,张怡宁时代真的到来了,持续了整整五年。后来。


马琳说过一句话,很多人都知道。“陈玘不可惜,我就可惜了。”诚然。

08年奥运的单打冠军,马琳拿到了。女子单打冠军,是张怡宁。无论是男单还是女单,全部升起了三面五星红旗。


上周吧,乒乓世界的公众号发了篇推文,讲马龙的,题目大概是“全满贯背后的犹豫和艰苦”这样。一开头有一句,写“马龙在08年北京奥运成为了替补”。

我留言,没入选。然后又单独发了一段文字给公众号,说写错了,北京奥运持有p卡的是陈玘。也不知道小编看到没有。


然而我怎么会不喜欢马琳呢?我至今为琳酱没能捧上圣勃莱德杯而感到可惜。

我怎么会不喜欢王皓呢?有谁不喜欢他们?

有人说怨肖指导。我曾经也这么想过。现在发觉,也不能这么说。可能就是不对路子罢了。那练的一球一球,我们也没看过,不能这么下定论。

肖指导毕竟带出了张继科。都说肖门肖门的,陈玘和张继科,完全不是一类人。

我从来没说是迷妹,但是我很喜欢张继科的。张继科的成就实在是太解气了。扯远一点吧。

很多人说张继科吃苦,是说14、15年那会状态不好,受非议的时候,但那都是功成名就之后的事了。还是来谈谈过去的事吧。张继科撕衣服,踹挡板,可不是因为什么暴脾气。

07、08年那会,还没人认识张继科。我的爷爷一直是看乒乓球的。他那会去看过一场比赛,张继科输了。我爷爷回忆说张继科闷,输了球也还是那样,微微低着头,也不说话,就背上包安静地离开了。

想想这个画面,真挺心疼的。比张继科小一岁的马龙已经是五虎将之一,小三岁的许昕也进入了世乒赛名单。他还默默无闻。但他相信自己的,脾气又倔,不要命地跟着肖指导训练,终于打出来了。所以说,解气。

张继科真的太艰难,他撕衣服,踢档板,不是什么脾气暴,一时激动,是一直以来积攒的压力的释放。

都说张继科打球凶。其实他打球挺沉稳的。陈玘是真的凶。我也没看过多少球赛,但陈玘是我见过的最凶的一个。可能跟天生神力也有关系吧。

从张继科身上能看出一点肖指导的路子。得沉住气,肯吃苦地练。陈玘,不怎么吃这个路子。或者说,这个路子不太适合天才型运动员。我是这么觉得。要是天生的才华还没有发挥出来,是沉不住气的。

说肖指导不看重陈玘。怎么可能,陈玘05年上海世乒赛前就被分到肖指导组了,是作为主力培养的。当时哪来的张继科。肖指导肯定花了心思的,只可惜不是太合拍。

陈玘的“凶”,就是他的天才所在吧。天生的进攻球手。最为出名的,就是机器也分析不出的发球,和倒地爆冲。

不只是技术,陈玘的思维也是天才型的。不是吹,是认真讲。之前也说过,陈玘聪明。天才型的思维,会想到很多东西,会尝试各种训练方法各种技术,却不太会沉住气一门心思钻。采访的时候本人也说过,自嘲说自己懒,花心,今天练这个明天练那个。

我觉得天才型运动员,大概更多是要从他自己的想法里面,去挖掘,引导。肖指导不会不看重,反而可能是太看重了,才想要把他所想到的成功途径给陈玘。双方都有各自的想法,那就拍不拢。

所以谁都没得怨的。不怪谁的。


哎,说来说去,还是堵。没有人做错,但结局就是不尽如人意。我也不想多提什么时局、命运的。第一次自言自语的时候,说“可能”有很多种。

但现实只有一个啊。

从2004到2016,再走一遍会是怎样?想想就可以了。也就想想。

我们想和陈玘自己想,又是不一样的。有些事很神奇,我们从外边看,感觉陈玘的职业生涯太可惜了。但我们看到的就只是成绩,再是比赛,顶多还有一点新闻。

他本人是真的经历了这些的。反而,不太会有这种单薄的定义。一球一球,酸甜苦辣,全都有。

登上顶峰的时候,并不会有自己多成功多成功的实感。反而是回头看,才能体会到自豪。

也不是说完全不在意,没心没肺。不是。当然会难过,当然会不平衡。曾经站在什么高度,现在站在什么高度。偶尔也会留恋过去的吧。

只是高峰过总会有下坡。攀得越高,下坡越长。都是这样的。讲点实际的话,难听的话,到2020年,张继科和马龙估计都打不动了。以国乒的更新换代速度,32岁,年纪确是大了。他们都到过最高峰了,算是最圆满了吧。

却不是都能到达最高峰的。说不准。期望总是无限大,现实却不能全部满足。可真要走过一遍,脚下的路有多陡,真实体会和外边看起来不太一样。


后悔终究是有的,但总也有好时光。十年前,十多年前的影像,一群小少年打打闹闹,蹦个极,玩个游戏,甚至只是说说话,我看着都能傻笑。有时候笑着笑着就哭了。

对于一个运动员,成绩当然是衡量的第一标准。但其实对一个人来说吧,生活怎么可能只有成绩。成绩不好会影响心情,别的东西也会。

陈玘说在国家队打球很开心。


这就足够了?可能不够吧,可能想要更好的,可能的确能更好的。没关系。

好的歹的,过去的事情。有的难过有的开心。

偶尔也讲讲过去的事情。







写在最后的话:
这是第三篇自言自语。我知道也有一些人会看这个,大家没嫌弃,先道谢。但我还是坚持写了“自言自语”。基本上把所有敏感话题都说遍了,很主观的东西,没什么理性。一些个人的理解罢了。
不会再自言自语了。该想的都想了,想说的都说了。
谢谢陈玘。

评论
热度(15)
© 莫行 | Powered by LOFTER